古代帝王為了彰顯自己的威儀和功績,證明自己「天子」的合法性,加上其它更多的政治和文化原因,往往把泰山封禪作為一個重要的政治手段,比如秦始皇、漢武帝、唐玄宗等,從這幾個名字我們不難發現,他們不是功勛卓越,就是開創了太平盛世,最不濟也有天降祥瑞,也就是說,他們本身就具備封禪的條件,所以民眾是不反感的。
到了後來的宋真宗,可就是很特殊的一位了。他封禪的時候,澶淵之盟剛剛過去,雖說用錢買來了和平,但他本人,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,國庫雖然還算充盈,錢也是他老子留下的,左看右看,實在不具備封禪的正當理由,可越是這樣,人家越是想通過封禪,來證明自己的偉大。沒理由,那就自己創造嘛,於是一而再,再而三的偽造天書事件就出現了。
原本,封禪也不算什麼,畢竟剛剛取得和平,舉國上下也一派祥和,氛圍還是挺好的,可真宗封禪,僅僅是後面一系列祭祀活動的開端,它和後來的祭祖、大修宮觀等一系列行動,硬生生把個富足的家底敗光了,這就導致官員和百姓都有怨氣,當代的史學家評判說這是一場鬧劇。
圖片來源於網路
這樣一場鬧劇,為什麼能成功呢?這其中,有力促者的利益考量、政治目的等主動因素,也有反對者迫於情勢、無奈妥協的被動原因。宋代真宗朝歷史研究學家王瑞來,在《君臣: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》一書中,對這些原因剖析得入木三分,本文在參考這本書的基礎上,僅對倡議者及總導演王欽若,出於什麼樣的利益訴求,及為之採用了一些什麼手段,作一個分析。
一、最基本的目的:討好老闆助己升遷
大老闆當然是真宗,如果能和他建立一種高度信任、彼此依賴的關係,仕途之上當然就順風順水,王欽若作為一個弄權高手,對這一點那是門清。
不得不說,王欽若有著非常精準的政治眼光,也富有冒險精神,早在真宗還是太子的時候,他就開始下魚餌了。當時的太宗雖然已經老了,但是對權力看得很重,如果有誰威脅到自己,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,那也是要受到猜忌的。真宗作為皇位繼承人,在這樣的情況下,可以說是極度小心翼翼,但是仍然無可避免地踩雷了。他任開封府尹期間,至道二年(996年),天下大旱,他赦免了十七個縣的田租,原本是想博得行仁政的好名聲,繼而得到太宗的表揚,誰知適得其反,在太宗看來,全國都在放稅,獨獨你開封在免稅,這不是明著抗命嗎?偏偏還得到了好名聲,可不是變著法子威脅我?於是最終的結果,不是表揚,而是查處,負責調查的,正是王欽若。
歷史在這一刻是眷顧王欽若的,面對與未來君主風雲際會的良機,他勇敢地將賭注押在了太子一方,依據事實,有理有據地維護了太子,這讓真宗非常感激,第二年一登基,就升王欽若為太常丞,判三司都催欠憑由司。接下來,王欽若又憑藉自己的實幹和才能,幫真宗解決了幾個棘手的問題,雖然有些主意是竊取別人的,但到底給老闆留下了既替上級著想,又肯實幹的好印象,得到了進一步的信任。不過在王欽若看來,這還遠遠不夠,必須有一件事情,讓他和老闆互相依傍,難捨難分。
正是在這種心理下,王欽若成了真宗封禪的提議者和總導演。
跟真宗的近距離相處,王欽若看到了一個事實:真宗心裡有危機感。爺爺太祖,老爸太宗,一個馬上得天下,一個也曾到處征戰,只有自己,是靠家族繼承,而不是靠功勛服人,所以他始終有一種自卑感。深諳這種心理的王欽若,還知道真宗篤信天命神祇,為了迎合領導,順勢提出了封禪的建議。
司馬遷在《史記·封禪書》中說過,君主封禪的條件,要莫是太平盛世,要莫就是天降祥瑞,但現在二者都不具備,王欽若就出了個餿主意,偽造天書。天書還接連出現了兩次,這必定會受到有識之士的質疑,然而對王欽若來說,這反而是好事,只要他能說服真宗,最終將事情弄成功,別人越反對,就越能促使真宗和他更加緊密地捆綁在一起。為了加強效果,他還動不動就把些小異常,作為天瑞上報給真宗,後來的事實證明,這些舉措,讓真宗很受用,他們之間那些秘而不宣的謀劃,也將他和真宗綁在了同一架戰車上,只能前進,無法後退,這種高度的依存感,讓他獲得了巨大的回報,封禪後,他先後升任禮部尚書、樞密使、檢校太傅、宰相。
二、衍生的目的:實現個人道教崇拜
假造天書,東封西祀,所反映的,正是真宗和王欽若對道教的信奉,單就王欽若來說,他的道教信仰也許是為了討好真宗,但如果完全沒有自己的愛好和信奉,很難相信他能編撰出大量相關的書籍,並結交了不少道士。《續資治通鑒長編》作者李燾的評價,也說明了這一點:
「凡天書及諸祀祭皆欽若發之,雖以濟其邪佞,亦其素所蓄積者然也。」
導演了天書事件後,王欽若先後編撰了《先天記》12卷,又續了32卷;《翊聖保德真君傳》3卷;《會靈制》100卷;與他人合編《天僖大禮記》40卷;他還統領過道藏經的修校工作,真宗給他編撰的目錄賜名為《寶文統錄》,總計4357卷。這麼大數量的編撰工作,如果完全沒有對道教的狂熱,短時間內應該是很難完成的。
如果說編書更多的是為了討好真宗,那王欽若熱衷於和道士交往,也許更能說明他自己對道教的愛好。祥符末年,真宗召見了天台道士張無夢,在張道士返回的時候,王欽若作了一首詩來送別,其中有句子寫道:
「相見開懷忘歲月,因論微言鑒毫髮。」
可見,王欽若和張道士之間,是有交往的,而且交往得還很愉快,都可以「忘歲月」、「鑒毫髮」了。
後來,王欽若還和多位道士交往過,甚至發展到了被罷相的地步,這也說明,他對道教的愛好,不僅僅是為了附和真宗。
他晚年的遺願,就更能說明這一點了。他和茅山道士朱自英約好,等他退休了,就一起隱居在茅山,臨終前他還交待老婆,要在茅山修一座道館,作為他的歸宿。
這些所作所為,怎麼看,都不像只是為了討好老闆,在王欽若自己的宗教崇拜下,他向真宗提出東封西祀的建議,也就不足為怪了。
三、輔助的手段:抓住機會打壓對手
對王欽若來說,促進封禪,討好真宗,從而實現升遷,當然是最主要的目的,但如果對手比自己強大,這個目標就無法實現,當時最強大的對手,就是澶淵之盟後封相的寇準,他們本來就是宿敵。
寇準是大功臣,正是他一手促成了澶淵之盟,解除了大宋的軍事威脅,但他對待真宗的手段,未免太過強硬。面對契丹入侵,真宗是消極的,若不是寇準一再要求他親征,他很可能會選擇逃亡;澶淵城下,他不願意離敵人太近,又是寇準鼓動他過黃河親臨前線,據說在渡江的時候,真宗又想退卻,寇準親自牽了一匹馬過來,他才不得不前行,渡過河後,寇準又讓他登上地樓,鼓舞士氣。《五朝名臣言行錄》記載了寇準勸真宗的話:
「六軍心膽在陛下身上,今若登城,必擒賊矣。」
可以說,真宗的一切行動,都是在寇準意願下的被動作為,這在他心裡始終是個疙瘩,後來他倚重寇準,讓他到達權力的巔峰,也不過是時勢所趨。
可見,他們之間的和諧關係是表面的,這種泡沫,最怕有人挑穿。這,恰恰是王欽若的絕好機會,哪怕是孤注一擲,也值得冒險。
嗅覺靈敏的王欽若,輕飄飄地對真宗說,寇準這人嘛,為了自己的名利,完全不把您的安危放在眼裡,當初力主您御駕親征,把您一個九五之尊,當作孤注一擲的大籌碼,賭在澶淵了,這麼大的恥辱,您還把他當功臣。《續資治通鑒長編》中記載了原話:
「城下之盟,雖春秋小國猶恥之,今以萬乘之貴,為澶淵之舉,是盟於地下也,其何恥如之!」
真宗聽了這話,隱晦於心、不便明說的傷痛湧上心頭,立馬便面紅耳赤,無言以對。不久後,寇準被罷相,出任地方官,王欽若終於為成功倡導封禪,實現自己的慾望肅清了道路。
不僅如此,在東封西祀期間,王欽若還試圖以上奏天書,為難寇準。天僖元年,寇準的部下周懷政又「發現」天書,當時王欽若授意他,要他通知寇準上奏。在王欽若看來,寇準一直反對封禪等一系列事件,以他剛烈的性格,肯定不願意違心上奏,現在強迫他做這事,正好藉機羞辱他,搞不好還可以治他個瞞報天書的罪。
王瑞來在《君臣》里說到,《宋史·寇準傳》記錄這件事時,說讓寇準上奏天書的人是王旦,但南宋李燾考證說,王旦天僖元年正月就已經去世,上奏天書是後來發生的事,做這事的,極有可能是王欽若,也只有他來做,才最合情合理。
但王欽若沒有想到的是,這次寇準為了回到權力的中心,會以妥協的態度,同意上奏天書。
不過這也不是壞事,有反對派的支持,真宗與王欽若假造天書的行為,就更加令人信服了,正好符合王欽若在建議寇準上奏天書時,對真宗說的理由:
「始不信天書者寇準也。今天書降准所,當令准上之,則百姓將大服。」
一場封禪,前前後後串連起很多事件,也摻雜了很多的權衡算計,就提議者和總導演王欽若來說,本文所論述的,遠不止他全部的意圖和手段,但這些,已足夠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豹,從而了解這樣一場大事的誕生和發展,也許成為核心推動力量的,恰恰是個體因素。
歷史,也恰恰是無數個個體的人,創造的。
參考:
《群臣: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》,王瑞來
《王欽若與道教》,黃長椿
真宗封禪背後,總導演王欽若的個人利益算計
古代帝王為了彰顯自己的威儀和功績,證明自己「天子」的合法性,加上其它更多的政治和文化原因,往往把泰山封禪作為一個重要的政治手段,比如秦始皇、漢武帝、唐玄宗等,從這幾個名字我們不難發現,他們不是功勛卓越,就是開創了太平盛世,最不濟也有天降祥瑞,也就是說,他們本身就具備封禪的條件,所以民眾是不反感的。
到了後來的宋真宗,可就是很特殊的一位了。他封禪的時候,澶淵之盟剛剛過去,雖說用錢買來了和平,但他本人,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,國庫雖然還算充盈,錢也是他老子留下的,左看右看,實在不具備封禪的正當理由,可越是這樣,人家越是想通過封禪,來證明自己的偉大。沒理由,那就自己創造嘛,於是一而再,再而三的偽造天書事件就出現了。
原本,封禪也不算什麼,畢竟剛剛取得和平,舉國上下也一派祥和,氛圍還是挺好的,可真宗封禪,僅僅是後面一系列祭祀活動的開端,它和後來的祭祖、大修宮觀等一系列行動,硬生生把個富足的家底敗光了,這就導致官員和百姓都有怨氣,當代的史學家評判說這是一場鬧劇。
圖片來源於網路
這樣一場鬧劇,為什麼能成功呢?這其中,有力促者的利益考量、政治目的等主動因素,也有反對者迫於情勢、無奈妥協的被動原因。宋代真宗朝歷史研究學家王瑞來,在《君臣: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》一書中,對這些原因剖析得入木三分,本文在參考這本書的基礎上,僅對倡議者及總導演王欽若,出於什麼樣的利益訴求,及為之採用了一些什麼手段,作一個分析。
一、最基本的目的:討好老闆助己升遷
大老闆當然是真宗,如果能和他建立一種高度信任、彼此依賴的關係,仕途之上當然就順風順水,王欽若作為一個弄權高手,對這一點那是門清。
不得不說,王欽若有著非常精準的政治眼光,也富有冒險精神,早在真宗還是太子的時候,他就開始下魚餌了。當時的太宗雖然已經老了,但是對權力看得很重,如果有誰威脅到自己,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,那也是要受到猜忌的。真宗作為皇位繼承人,在這樣的情況下,可以說是極度小心翼翼,但是仍然無可避免地踩雷了。他任開封府尹期間,至道二年(996年),天下大旱,他赦免了十七個縣的田租,原本是想博得行仁政的好名聲,繼而得到太宗的表揚,誰知適得其反,在太宗看來,全國都在放稅,獨獨你開封在免稅,這不是明著抗命嗎?偏偏還得到了好名聲,可不是變著法子威脅我?於是最終的結果,不是表揚,而是查處,負責調查的,正是王欽若。
歷史在這一刻是眷顧王欽若的,面對與未來君主風雲際會的良機,他勇敢地將賭注押在了太子一方,依據事實,有理有據地維護了太子,這讓真宗非常感激,第二年一登基,就升王欽若為太常丞,判三司都催欠憑由司。接下來,王欽若又憑藉自己的實幹和才能,幫真宗解決了幾個棘手的問題,雖然有些主意是竊取別人的,但到底給老闆留下了既替上級著想,又肯實幹的好印象,得到了進一步的信任。不過在王欽若看來,這還遠遠不夠,必須有一件事情,讓他和老闆互相依傍,難捨難分。
正是在這種心理下,王欽若成了真宗封禪的提議者和總導演。
跟真宗的近距離相處,王欽若看到了一個事實:真宗心裡有危機感。爺爺太祖,老爸太宗,一個馬上得天下,一個也曾到處征戰,只有自己,是靠家族繼承,而不是靠功勛服人,所以他始終有一種自卑感。深諳這種心理的王欽若,還知道真宗篤信天命神祇,為了迎合領導,順勢提出了封禪的建議。
圖片來源於網路
司馬遷在《史記·封禪書》中說過,君主封禪的條件,要莫是太平盛世,要莫就是天降祥瑞,但現在二者都不具備,王欽若就出了個餿主意,偽造天書。天書還接連出現了兩次,這必定會受到有識之士的質疑,然而對王欽若來說,這反而是好事,只要他能說服真宗,最終將事情弄成功,別人越反對,就越能促使真宗和他更加緊密地捆綁在一起。為了加強效果,他還動不動就把些小異常,作為天瑞上報給真宗,後來的事實證明,這些舉措,讓真宗很受用,他們之間那些秘而不宣的謀劃,也將他和真宗綁在了同一架戰車上,只能前進,無法後退,這種高度的依存感,讓他獲得了巨大的回報,封禪後,他先後升任禮部尚書、樞密使、檢校太傅、宰相。
二、衍生的目的:實現個人道教崇拜
假造天書,東封西祀,所反映的,正是真宗和王欽若對道教的信奉,單就王欽若來說,他的道教信仰也許是為了討好真宗,但如果完全沒有自己的愛好和信奉,很難相信他能編撰出大量相關的書籍,並結交了不少道士。《續資治通鑒長編》作者李燾的評價,也說明了這一點:
「凡天書及諸祀祭皆欽若發之,雖以濟其邪佞,亦其素所蓄積者然也。」
導演了天書事件後,王欽若先後編撰了《先天記》12卷,又續了32卷;《翊聖保德真君傳》3卷;《會靈制》100卷;與他人合編《天僖大禮記》40卷;他還統領過道藏經的修校工作,真宗給他編撰的目錄賜名為《寶文統錄》,總計4357卷。這麼大數量的編撰工作,如果完全沒有對道教的狂熱,短時間內應該是很難完成的。
如果說編書更多的是為了討好真宗,那王欽若熱衷於和道士交往,也許更能說明他自己對道教的愛好。祥符末年,真宗召見了天台道士張無夢,在張道士返回的時候,王欽若作了一首詩來送別,其中有句子寫道:
「相見開懷忘歲月,因論微言鑒毫髮。」
可見,王欽若和張道士之間,是有交往的,而且交往得還很愉快,都可以「忘歲月」、「鑒毫髮」了。
後來,王欽若還和多位道士交往過,甚至發展到了被罷相的地步,這也說明,他對道教的愛好,不僅僅是為了附和真宗。
他晚年的遺願,就更能說明這一點了。他和茅山道士朱自英約好,等他退休了,就一起隱居在茅山,臨終前他還交待老婆,要在茅山修一座道館,作為他的歸宿。
這些所作所為,怎麼看,都不像只是為了討好老闆,在王欽若自己的宗教崇拜下,他向真宗提出東封西祀的建議,也就不足為怪了。
圖片來源於網路
三、輔助的手段:抓住機會打壓對手
對王欽若來說,促進封禪,討好真宗,從而實現升遷,當然是最主要的目的,但如果對手比自己強大,這個目標就無法實現,當時最強大的對手,就是澶淵之盟後封相的寇準,他們本來就是宿敵。
寇準是大功臣,正是他一手促成了澶淵之盟,解除了大宋的軍事威脅,但他對待真宗的手段,未免太過強硬。面對契丹入侵,真宗是消極的,若不是寇準一再要求他親征,他很可能會選擇逃亡;澶淵城下,他不願意離敵人太近,又是寇準鼓動他過黃河親臨前線,據說在渡江的時候,真宗又想退卻,寇準親自牽了一匹馬過來,他才不得不前行,渡過河後,寇準又讓他登上地樓,鼓舞士氣。《五朝名臣言行錄》記載了寇準勸真宗的話:
「六軍心膽在陛下身上,今若登城,必擒賊矣。」
可以說,真宗的一切行動,都是在寇準意願下的被動作為,這在他心裡始終是個疙瘩,後來他倚重寇準,讓他到達權力的巔峰,也不過是時勢所趨。
可見,他們之間的和諧關係是表面的,這種泡沫,最怕有人挑穿。這,恰恰是王欽若的絕好機會,哪怕是孤注一擲,也值得冒險。
嗅覺靈敏的王欽若,輕飄飄地對真宗說,寇準這人嘛,為了自己的名利,完全不把您的安危放在眼裡,當初力主您御駕親征,把您一個九五之尊,當作孤注一擲的大籌碼,賭在澶淵了,這麼大的恥辱,您還把他當功臣。《續資治通鑒長編》中記載了原話:
「城下之盟,雖春秋小國猶恥之,今以萬乘之貴,為澶淵之舉,是盟於地下也,其何恥如之!」
真宗聽了這話,隱晦於心、不便明說的傷痛湧上心頭,立馬便面紅耳赤,無言以對。不久後,寇準被罷相,出任地方官,王欽若終於為成功倡導封禪,實現自己的慾望肅清了道路。
不僅如此,在東封西祀期間,王欽若還試圖以上奏天書,為難寇準。天僖元年,寇準的部下周懷政又「發現」天書,當時王欽若授意他,要他通知寇準上奏。在王欽若看來,寇準一直反對封禪等一系列事件,以他剛烈的性格,肯定不願意違心上奏,現在強迫他做這事,正好藉機羞辱他,搞不好還可以治他個瞞報天書的罪。
王瑞來在《君臣》里說到,《宋史·寇準傳》記錄這件事時,說讓寇準上奏天書的人是王旦,但南宋李燾考證說,王旦天僖元年正月就已經去世,上奏天書是後來發生的事,做這事的,極有可能是王欽若,也只有他來做,才最合情合理。
但王欽若沒有想到的是,這次寇準為了回到權力的中心,會以妥協的態度,同意上奏天書。
不過這也不是壞事,有反對派的支持,真宗與王欽若假造天書的行為,就更加令人信服了,正好符合王欽若在建議寇準上奏天書時,對真宗說的理由:
「始不信天書者寇準也。今天書降准所,當令准上之,則百姓將大服。」
圖片來源於網路
一場封禪,前前後後串連起很多事件,也摻雜了很多的權衡算計,就提議者和總導演王欽若來說,本文所論述的,遠不止他全部的意圖和手段,但這些,已足夠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豹,從而了解這樣一場大事的誕生和發展,也許成為核心推動力量的,恰恰是個體因素。
歷史,也恰恰是無數個個體的人,創造的。
參考:
《群臣: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》,王瑞來
《王欽若與道教》,黃長椿